我小時候常聽奶奶說:「正月蔥,二月韭,三月莧,四月蕹,五月瓢,六月瓜,七月筍,八月
芋,九芥藍,十芹菜,十一蒜,十二白。」
說的其實就是在每個時節吃的東西有不同的節奏與層次。傳統飲食智慧是尊天敬人,與大自然的節奏和諧共處。用科學眼光看節氣飲食是什麼?最單純的理解就是吃在地、食當季。因為當季種植的蔬菜生長良好,比較不會有病蟲害,需要用藥的機會也比較少,如果生產管理得宜,價格也會比較便宜。節氣飲食的食材採購方式可以讓大家吃得經濟又安心。
傳統飲食的食材基礎是建立在世界未經歷暖化效應,春夏秋冬四季分明,人們生活在這樣的自
然中,有什麼就吃什麼,選擇也有限。但隨著全球貿易的活絡,我們可以買得到其他國家的農產,在任何季節都可以吃得到生菜、洋蔥、高麗菜、花椰菜、蘆筍、西洋芹等。於是包括我跟我的孩子們,其實對當季或節氣飲食的概念已經不是那麼清晰。因為節氣飲食的食材是在村落尺度的架構沉澱而成,當世界開始都市化,大部分的人都集居在大都市,以村落為尺度的飲食習慣勢必有所轉換,當都市與都市間的貿易愈來愈密切,我們的食材取得延伸成全球的尺度時,或許,在地當令的傳統智慧也需要再詮釋。
有一種習以為常的說法,進口蔬菜為了維持外觀新鮮,因此需要經過更多程序加工、包裝與運輸配銷,還必須冷鏈保鮮以確保運送過程農產品不會變質。所以消費者吃到進口食品的代價,包含在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,進而對環境造成深遠影響。為避免食物生產過程中可能製造大量且不必要的溫室氣體,所以要食用在地當季的蔬果。如果落實這樣的理念,就可以減少碳量排放,而且食物的營養價值也更為豐富。
減碳生活是值得推廣的想法,但也需要吻合當代處境。聚落的尺度已經延展成都市,我們應該把地球視為人類共同的聚落,從這樣的觀點來思考在地與當令,蔬菜生長良好來自好的管理,運送過程的專業與安全是確保食物衛生與養分的必須成本。當然,如果自家後院可以種植蔬菜,想吃就直接到後院去拔當然很好。但現今大部分的人都住在集合住宅,在空間與光源都有限的條件下,要在自家種植蔬菜或把香草植物是很困難的。
當四季不再分明移轉,當人們的活動已經可以影響全球溫度與氣候,我們怎麼思考當季?在這幾年常聽到農友說:「今年什麼果樹的花開日子遞延了,因為天氣變熱。」也聽跑船的漁民說漁獲量越來越少,時節不時節,節氣不節氣。
氣候變遷已經不是遙遠未來的恐怖,而是此時此刻與我們共存的現象。我們該怎麼吃,才是真正的減碳?
文章出處:《吃出影響力:營養學家的飲食觀點與餐桌素養》
如果想看更多,歡迎前往追蹤 吃出影響力–營養系劉沁瑜老師 FB 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