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科技的進步,營養科學研究和產業的蓬勃,對於各類疾病和各生命期的營養都有各自的科學論證和闡述,並發展出各階段的營養品、配方奶粉;但是為了鼓勵母親哺育母乳,衛福部禁止一歲以下的嬰兒配方奶廣告與促銷。這個結果導致無法哺餵母乳的母親,也無法獲取充分的配方資訊,甚至更加深有配方奶需求的母親的罪惡感。不少母親在坐月子時一邊擠奶一邊餵配方奶,卻又以淚洗面,彷彿配方奶是毒藥一般。
嬰兒配方奶的意義?
究竟,嬰兒配方奶的發明,是為了幫助母親,還是害死母親?是為了補充嬰兒的營養?還是只為了襯托母乳的完美?
國家任何的政策都應該像一張網一般,盡可能的支撐與接住所有人民的需求,母奶政策是一項,而近來我關心的營養午餐議題也是其中一項。
在醫院工作多年,照顧許多減重班和肥胖門診的孩子,這些孩子初來乍到時都是沉默又失去自信。除了健康的考量外,肥胖的外觀影響了他們的社交,肥胖的生理狀態影響了他們清晰的思考,我看到孩子們在營養專業的協助下漸漸恢復健康與自信,父母也隨著理解家庭餐食健康的重要,我也因此而理解落實健康飲食不是單向的道路。
孩子們在就學期間,每天有一餐會在學校吃,在部分資源匱乏的地區,學校的這餐可能是他一天中最豐盛的一餐。因此,即使我自己的孩子沒有吃學校的午餐(我會為她們做便當),我依舊接受學校家長們的委託擔任午餐委員,去學校的廚房督餐,為孩子們把關。即使我的孩子沒有吃學校的午餐,我也依照我的教學專業並帶大學生們到學校廚房與團膳公司參訪、給予建議。
我很關心台灣學校午餐的政策與實際供應面是否符合孩子們的需要、是否足以讓孩子們吃得健康、父母安心。也因為如此,曾被有心人在網路上攻訐,甚至夥同律師、媒體主持人揚言要告我,他們指責我:「某位營養系的老師、營養學會的副祕書長,她自己天天幫孩子帶高貴的鰻魚便當,要是覺得學校午餐很好,就讓她的小孩吃學校午餐啊!」
我很氣憤。如同那些精疲力竭、乳房淤青而依舊被指責選擇配方奶的母親們。
「我的孩子吃什麼,輪得到旁人指指點點嗎?」
回首自己剛成為母親的那段路,即便我自己在醫療單位工作、也在營養專業上有所學習,但回想當我將成為母親那刻的膽顫心驚,手足無措,至今仍歷歷在目。
對未來的期許
我們需要專業的知識,現階段台灣少子化已經是國安議題,生育率全球最低也是不爭的事實,任何對於婦幼健康、營養、醫療、教育相關的政策,都不容被消費與惡意的嘲弄。期許未來的台灣,所有的母親都能抬頭挺胸地為自己、為孩子做選擇,不論是選擇母奶或配方奶、選擇營養午餐或是媽媽便當,都可以是出自於母親的自由意識。
文章出處:《吃出影響力:營養學家的飲食觀點與餐桌素養》
如果想看更多,歡迎前往追蹤 吃出影響力-營養系劉沁瑜老師 FB 喔!